第六百四十三章、惊喜?-《三国之坐断东南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所以,即便江夏拥有的水军实力占据优势,也没有主动出击的意思。毕竟相对而言,进攻的一方消耗会更大。就算以刘表多年的积累,同时应对三方战场也有些吃力。何况他还必须留下足够的兵力,防备益州刘璋和南阳张济。

    从总体上来说,除了水军占据优势,江夏的实力是要弱于江东的,毕竟刘风是集整个江东之力征伐江夏。就算从总量上江夏的军队不少于江东,但在战斗力上明显差了一截。更何况,江夏兵还要守卫盍郡十四县,兵力分散,无法像江东军一样形成合力。

    战斗是在长江上率先开始的,在下雉这个地方,江水与富水的交汇处。

    其实也算不上战斗了,江夏的水军已经被黄祖集中起来,留在这里只有一些小船,周瑜探明情况后,派出一支小队负责剿灭下雉水军,其余根本不做停留,继续前进。

    反而已经进入江夏的陆军先锋吴隐,开始逐一拔除各个分散各地的乡亭。

    在明知实力不足的情况下,为了迟滞江东军的进攻,黄祖下令江夏坚壁清野,强行将城外各乡亭的人迁入城内。

    县城当然是无法容纳全部人的,只能有选择的迁入各乡,基本上亭里所在都被放弃。当然了,玩家的领地除外。即便黄祖已经要求所有领主征发一半兵力协助守城,导致领主玩家实力大减,但还是有人在城外领地逗留,甚至趁机抢占地盘。

    小型城市当然是无法阻挡吴隐的先锋大军的,尤其是大量的人进入城市,导致城内治安混乱,更无法团结一致共同对抗敌人,甚至还有一些玩家拖后腿,趁着县兵无暇顾及之时,想着攫取一乡大权。

    他们却是忘了,就算他们夺取了大权,等刘风打过来之后,也还是要毁于战火。

    和中原地区相比,尚未开发的江南地区人口太过欠缺,人力稀少,在建城的时候就要考虑多方因素。所以很多时候,江南的县城都集中在一片区域,更多的地方则是大片土地集于一县,比如侯官,比如吴隐正在进攻的下雉。

    江夏十四县,但在长江以南,大片土地上,只有3个县,而且还都是在长江边上。

    领地面积太大,乡亭就比较分散,更多的时候,吴隐的大军不是用于和敌人作战,而是用在了赶路上。

    吴隐的先锋军有百万之多,攻破一个小城自然不在话下,但对于一个县城来说,就有些不足了。所以进入下雉之后,吴隐一直在清理下雉各乡以及还在城外的异人领地,为大军围攻下雉铺平道路。

    很快,先锋军俘获的人口就多到无法承担的地步,只能停下来,等后续的大军到来,将这些俘获的人口转移到扬州,进而消化吸收,转成江东之民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