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朕当然知道,如果不是因为这本书,你以为你能进大明科学院吗?”朱由检这才道出自己的初衷。 王徵知道朱由检一贯重视科学的发展,没想到朱由检一直在关注自己,他面有愧色:“陛下,草民愚钝,书中所载的西洋奇器,没能在大明发扬光大,就是草民自己设计的器物,也没能实际制造出来。” 没有造出实物,还停留在理论阶段,怎么么知道它的优劣?大明百姓又怎么能够享受科学带来的便利?朱由检也是有些惭愧,自己一直关注的是大明的军事和政治的改革,却疏忽了最重要的民用科学的发展,“王爱卿,朕看了你的《远西奇器图说录》,咱们合计合计,看能不能将你的奇器制造出来。” “陛下,真的能够制造出来吗?”王徵却是瞪大眼睛,似乎朱由检在说着天方夜谭上的故事。 “如果不能制造出实物,那这本书有什么用处?这些科学知识,难道仅仅停留在纸面上?”朱由检也不理会王徵吃惊的样子,“西洋人学习了这些知识,可是制造出了相应的实物,既造福百姓,又能赚取银子。” “赚取银子?”王徵缺的就是银子,如果有银子,他早就试着制造他的这些器物了,“陛下,这些器物,大明真的能够制造出来吗?” “必须要试过,才能知道,但有些器物,肯定能制造出来,”朱由检摊开《远西奇器图说录》,“朕最喜欢的,就是这个自行车,如果真能造出自行车,那普通百姓赶路,可是方便多了,大明现在有许多水泥路,特别适合自行车。” “陛下,草民试着用木材制造过,但不能使用。”王徵有些失望,但在科学和朱由检面前,他不敢撒谎。 “木材太笨重,自然不行,将来需要用钢铁制造出来,”朱由检也不客气,“王爱卿,你这自行车,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。” “改进?陛下,草民实在不知,究竟如何改进?” 朱由检开始普及科学常识,“没有一种器物是永恒的,所有的器物都会被不断出现的新的器物所取代,就像自行车,原来百姓出行,只能依靠马车,甚至是步行,一旦自行车问世,百姓将大量采用自行车,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,自行车也需要不断改良,将来还会被其它更为先进的器物所取代。” “……” “所以,朕认为,你所设计的自行车,还有几处需要改良。”在科学面前,朱由检是不讲面子的。 “草民求陛下指点。”王徵微微点头,他没有制造出能够使用的实物,基本上是停留在纸上谈兵的地步,自然不知道自行车的优点和需要改良的地方。 朱由检也不客气,“首先,这前后的轮盘,不能前大后小,也不能前小后大,前者比较费力,而后者则会降低自行车的速度。” “陛下,难道前后的轮盘应该一样大?”王徵不愧常年从事机械上的研究,朱由检一点就透。 “正是,前后的轮盘一样大,才会在省力与省距离之间维持平衡,自行车才会有实用的价值,将来条件具备的时候,你可以试着制造一些前后轮不一样的自行车,再试试它们在使用上是否便利。” “陛下,草民明白了,要不是陛下指点,草民一些不知,陛下真乃天才也。”王徵见朱由检满口术语,不得不折服与朱由检。 天才?哈哈,在我们生活的时代,这是小儿科,朱由检暗暗发笑,他也不反驳王徵的恭维,“王爱卿,还有这车把,你设计的是直线,如果使用起来,骑车的人双臂张开,就得趴在自行车上,既不舒服,也不能充分使出腰腹的力量。” 第(2/3)页